医院介绍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口腔医疗保健中心挂牌成立于2004年1月,为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特色临床学科,它的前身是具有百年悠久历史的上海铁路局中心医院口腔科。中心大楼坐落于共和新路延长路口,面积2500平方米,有4个楼层,5个二级科室,31间独立的标准化诊室和1间门诊手术室。
口腔科拥有进口NEWTOM3G口腔专用CT、全景影像系统、口腔内窥镜、根管电子测长仪、激光治疗仪等先进的诊疗设备,为高品质医疗提供了保证。消毒措施严格规范,机头独立包装,每人一机,并在国内率先建立口外喷雾负压吸引系统,杜绝了交叉感染。十院口腔中心连续五年取得上海市口腔临床质量控制中心检查第一名,并蝉联上海市口腔质控“示范单位”光荣称号。
目前中心医护人员共101名,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0人,医护比例超过1:1.1,领先于业界水平,治疗过程全部采用四手操作,大大缩短了单次就诊时间、确保医疗质量,年门诊量逾十万人次。中心设置有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及牙科种植等专业,并在公立口腔医院中最早开设夜间门诊,方便了上班族和学生的就诊需要。中心设有导医服务台,诊疗过程由导医小姐全程安排指引,候诊厅内悠扬的背景音乐将帮您缓解病痛带来的紧张情绪,诊区内每间独立诊室使就诊人员的隐私得到保障。“人生无牙淡如水,有齿能嚼天下味”,十院口腔以优雅的环境、先进的设备、高超的医术、人性化的服务助大家享受美味人生!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创建于1910年,1993年成为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4年,医院整体移交上海市人民政府,实行属地化管理。2019年8月3100平方米集基本技能培训、临床OSCE考站、授课研讨、AR/VR虚拟技术等为一体的现代化临床教学中心投入使用。2020年7月36708平方米集临床、基础和转化为一体的临床医学科创园区正式揭牌投入使用。目前实际开放床位数1860张,出院人数逾11万,手术例数逾7万,平均住院日5.88天,申康关注病种排名前五的有14个,近三年获批上海市首次开展新技术5项,在医院内部运营及管理中体现了公益性,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保障了发展可持续性。
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上海市工程中心2个,上海市技术创新中心1个,上海市技术服务中心1个,上海市医学研究中心2个,“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2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5个,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薄弱学科3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6个,上海市科普基地2个,是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和上海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挂靠单位。
在职职工3156人,高级职称人员374名,医生队伍中博士生比例37%、研究生比例81%。拥有硕士点18个、博士点13个,硕士生导师188名、博士生导师94名。近年来,培养国家“杰青”3名,国家“优青”5名,国家级主委3人,科技部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长江学者共5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医务工匠、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各级各类人才133名。
医院获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上海市住培基地16个、专培基地16个,国家级专培基地3个,在培住院医师272名,在院本科生734人,研究生618人(其中在院博士235人),在站博士后57人,年均临床理论授课、见习课约2952学时,连续两年获同济大学医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特等奖,连续两年获得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外科手术技能教学”获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获国家级教学研究课题1项,承担高等学校教材主编8部,教育部统编教材编委14部。
十三五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316项,其中国自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25项。累计获得各级各类奖项45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已公示),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累计发表SCI论文1713篇,10分以上文章90余篇,其中研究性论文68篇,最高影响因子27.4分,2019年10分以上文章数在上海市医疗机构中排名第4,在Nature出版集团权威发布的2019自然指数排行榜中位列全国医疗机构第14位,在2019年医科院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中排71位,2019年中国医院影响力排76位。
医院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优质服务“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首届“左英”护理奖等荣誉称号,获2017年中国最佳医院管理团队奖,2019“最具成长力中国医院改革之星”,2019-2020年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2020中国医院最佳绩效实践“卓越医疗服务”。医院被列为国务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上海市“大数据病种组合指数付费”试点单位,上海市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
"
